【关于诗句天涯共此时的全文】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经典诗句流传千古,其中“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表达思念与共鸣的经典之作。
一、诗句原文及出处
|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全诗如下: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诗句解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诗描绘了在辽阔的海面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无论身处何地的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仰望同一轮明月。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虽相隔千里,却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的深切情感。
- “海上生明月”:描绘了明月从海面升起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 “天涯共此时”:点明主题,强调即使远在天涯,人们也能在同一时间感受到同样的月光,传达出一种跨越空间的情感联系。
三、诗句的意义与影响
1. 情感共鸣:该诗句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尤其在中秋、团圆等节日时更为常见。
2. 文化象征: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思念、孤独、圆满等情感。
3.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经典五言律诗,《望月怀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造诣。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出处 | 《望月怀远》 |
| 作者 | 张九龄 |
| 意境 | 表达思念与共鸣 |
| 文化意义 | 象征亲情、友情、团圆 |
| 使用场景 | 中秋、节日、表达思念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天涯共此时”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即便身处异地,心灵的共鸣依旧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