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中流击楫的意思】“中流击楫”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立志报国、奋发图强的精神。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面将对它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中流击楫:
原意是指在江河的中流之处击打船桨,比喻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担当,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该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的人。
二、出处与来源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 故事背景 | 晋代名将祖逖,年轻时便有志于恢复中原,曾泛舟江上,击楫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表示自己若不能收复北方失地,就不再渡江。 |
| 成语演变 | 后人用“中流击楫”来赞颂有志之士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
三、现代用法
| 使用场景 | 示例 |
| 赞扬英雄人物 | “他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怀有‘中流击楫’的志向。” |
| 表达决心 | “面对困难,我们应有‘中流击楫’的勇气。” |
| 历史文学作品 | 在描写爱国将领或志士仁人时常用此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志在四方、矢志不渝、奋发图强 |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苟且偷安、消极无为 |
五、总结
“中流击楫”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承载着古代志士仁人的豪情壮志,也激励着后人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流击楫”的含义及其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