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AC是什么意思】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名称,它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诞生,由约翰·莫奇利(John Mauchly)和J.普雷斯珀·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设计并建造。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时代的开始。
以下是对ENIAC的详细总结:
一、ENIAC的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全称 |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
| 研制时间 | 1943–1946年 |
| 研制地点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 研制者 | 约翰·莫奇利与J.普雷斯珀·埃克特 |
| 首次运行 | 1946年2月14日 |
| 使用技术 | 电子管(真空管) |
| 存储方式 | 可编程存储器 |
| 运算速度 | 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
| 体积 | 占地约167平方米,重约27吨 |
| 耗电量 | 约150千瓦 |
二、ENIAC的特点
1. 电子化:ENIAC是第一台完全使用电子元件(电子管)的计算机,而不是继电器或机械装置。
2. 可编程性:虽然它的程序是通过面板上的开关和电缆进行设置的,但它具备了可编程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用途广泛:最初用于计算弹道轨迹,后来也被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问题。
4. 体积庞大:由约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和70,000个电阻组成,需要大量冷却设备。
三、ENIAC的历史意义
ENIAC的诞生不仅代表了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也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证明了电子计算机的可行性,并为后来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尽管ENIAC存在体积大、能耗高、维护困难等问题,但它的出现无疑是计算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四、ENIAC的局限性
| 局限性 | 描述 |
| 体积大 | 占地面积大,难以普及 |
| 能耗高 | 每天消耗大量电力 |
| 故障率高 | 电子管容易烧坏,需频繁更换 |
| 编程复杂 | 需要手动设置电路,操作繁琐 |
五、ENIAC的后续影响
ENIAC之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EDVAC、UNIVAC等更先进的计算机。这些机器逐步解决了ENIAC存在的问题,并朝着更小型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总结:ENIAC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也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它在技术上仍有诸多不足,但其历史地位无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