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人也的下一句是什么】“其为人也”出自《论语·阳货》篇,原文为:“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品德的描述,体现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及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出处与背景
“其为人也”出自《论语·阳货》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一段评价。原文如下:
> “子曰:‘吾与点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 “求,尔何如?”
>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雺,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在这一段中,“其为人也”出现在对曾皙(即“点”)的描述中,用来形容他的性格特点。
二、含义解析
“其为人也”意为“他这个人”,后接的是对其性格特征的描述。“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是儒家思想中对理想人格的高度概括:
- 温:温和、善良
- 良:善良、正直
- 恭:恭敬、谦逊
- 俭:节俭、自律
- 让:谦让、不争
这五个字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和良好社会行为的人的形象。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阳货》 |
原文 | 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 |
含义 | 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体现儒家理想人格 |
字面解释 | 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俭;让:谦让 |
精神内涵 | 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
使用场景 | 古代用于评价人物品德,现代可用于描述个人素质 |
四、结语
“其为人也”的下一句是“温、良、恭、俭、让”。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孔子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也为我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现代社会,这些品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