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是什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结构,用于支撑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家及行业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制定了详细的规范。以下是对该规范的总结与归纳。
一、基本定义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以钢管为立杆、横杆、斜杆等主要构件,通过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脚手架体系。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搭设规范要点总结
序号 | 规范内容 | 具体要求 |
1 | 材料要求 | 钢管应选用48.3mm×3.6mm或48mm×3.5mm的无缝钢管;扣件应为可锻铸铁制造,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
2 | 基础处理 | 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应做混凝土垫层或铺设木板。 |
3 | 立杆间距 | 立杆纵向间距一般不大于1.5m,横向间距不大于1.2m,步距一般为1.2~1.8m。 |
4 | 横杆设置 | 每步均应设置水平杆,且应与立杆可靠连接,确保整体稳定性。 |
5 | 连墙件设置 | 连墙件应按每层每跨设置,间距不超过两步三跨,且应能承受拉力和压力。 |
6 | 斜撑设置 | 在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确保整体抗侧移能力。 |
7 | 荷载限制 | 脚手架上不得超载,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m²,严禁堆放重物。 |
8 | 安全防护 | 脚手架外侧应设置挡脚板、安全网,作业层应设护身栏杆和踢脚板。 |
9 | 检查与验收 | 搭设完成后需由专业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10 | 拆除要求 | 拆除时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顺序应与搭设相反。 |
三、注意事项
-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 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方案执行。
- 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应暂停作业,并采取加固措施。
-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扣件是否松动或损坏,及时修复。
四、相关标准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通过以上规范要求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性与使用效率,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