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的译文】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边地严寒的景象和送别友人时的深情。本文将对这首诗的节选部分进行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
一、原文节选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二、译文
- 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吹得折断。
- 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边塞地区,八月就已下起大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
- 散入珠帘湿罗幕: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帐内的纱帘。
- 狐裘不暖锦衾薄: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锦缎被褥也显得单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将军的角弓无法拉开,手指冻僵。
- 都护铁衣冷难着: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穿上。
- 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上结满了百丈厚的冰层。
-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密布,遮蔽了万里天空。
- 中军置酒饮归客:主帅设宴为归来的客人饯行。
- 胡琴琵琶与羌笛:演奏着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
三、总结与分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艰苦环境与将士们的坚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和夸张手法,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四、表格对比
原文句子 | 译文 | 意象与情感 |
北风卷地白草折 |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吹得折断 | 表现边塞风力之强,环境恶劣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在边塞地区,八月就已下起大雪 | 强调边地气候寒冷异常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 | 用比喻表现雪景之美,富有诗意 |
散入珠帘湿罗幕 |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帐内的纱帘 | 描写雪的细腻与侵入性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锦缎被褥也显得单薄 | 表现寒冷的极端,生活艰难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将军的角弓无法拉开,手指冻僵 | 展现战士的艰辛与寒冷 |
都护铁衣冷难着 | 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穿上 | 进一步强化边地的严寒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沙漠上结满了百丈厚的冰层 | 描绘荒凉与寒冷的自然景象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愁云密布,遮蔽了万里天空 | 渲染送别时的忧郁氛围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主帅设宴为归来的客人饯行 |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演奏着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 | 展现边地文化特色与送别仪式 |
五、结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会。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至今仍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