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于几几年】甲骨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字载体,其发现对于研究商代历史、语言文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学术界有明确的共识。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整理。
一、甲骨文发现的时间
甲骨文最早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被发现的。具体来说,甲骨文的首次正式发现是在1899年。当时,清朝学者王懿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一些刻有符号的龟甲和兽骨,这些符号后来被确认为商代的文字。
不过,真正系统性地发掘和研究甲骨文,则是从1928年开始的。这一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了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科学化阶段。
二、甲骨文发现时间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发现时间 | 1899年(首次发现) |
系统发掘时间 | 1928年(殷墟正式发掘) |
发现者 | 王懿荣(首次发现) |
地点 | 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 |
文字性质 | 商代晚期的占卜记录 |
历史意义 |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三、补充说明
虽然1899年是甲骨文被发现的起始年份,但当时的认知并不完整,直到1928年后,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甲骨文才被正式确认为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此后,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逐步解读出甲骨文的内容,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因此,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个过程,而1899年是其被首次识别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