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祁黄羊举荐原文及翻译

2025-07-31 22:56:20

问题描述:

祁黄羊举荐原文及翻译,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22:56:20

祁黄羊举荐原文及翻译】《祁黄羊举荐》是出自《左传》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在国家用人之际,不计个人恩怨,公正无私地推荐贤能的故事。这一故事体现了古代士人以国为重、公私分明的高尚品德。

一、原文节选

> 祁午问于祁黄羊曰:“赵盾何如?”

> 对曰:“可为君子。”

> 又问:“其子赵穿何如?”

> 对曰:“可为良臣。”

> 公曰:“吾欲用之。”

> 黄羊曰:“君问可,非问臣也。”

(注:此为简化版,完整原文请参考《左传·襄公三年》)

二、翻译说明

原文 翻译
祁午问于祁黄羊曰:“赵盾何如?” 祁午向祁黄羊问道:“赵盾这个人怎么样?”
对曰:“可为君子。” 祁黄羊回答说:“可以成为君子。”
又问:“其子赵穿何如?” 又问:“他的儿子赵穿怎么样?”
对曰:“可为良臣。” 回答说:“可以成为良臣。”
公曰:“吾欲用之。” 晋侯说:“我想任用他。”
黄羊曰:“君问可,非问臣也。” 祁黄羊说:“您问的是合适的人,不是问我个人的亲疏。”

三、

《祁黄羊举荐》通过祁黄羊推荐赵盾及其子赵穿的故事,展现了古人“举贤不避亲”的精神。祁黄羊在面对晋侯询问时,并未因赵盾与自己有旧交而偏袒,而是基于事实和才能进行评价,体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

这一故事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忠诚与正直,也为后世提供了“唯才是举”的典范。在今天看来,这种公正无私、实事求是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三年》
主要人物 祁黄羊、祁午、赵盾、赵穿、晋侯
核心思想 举贤不避亲,公正无私
故事主旨 强调人才选拔应以能力为本,而非私人关系
现实意义 鼓励公平、公正、客观的人才选拔机制

结语:

《祁黄羊举荐》虽为古文,但其所传达的价值观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职场、教育还是政治领域,公正、透明、唯才是举的原则都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